第五届中国舞蹈节 2014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举办

admin    2014-08-21 01:28   
       为加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舞蹈艺术交流,增进各地中华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共享同根同族同血缘的民族舞蹈传统,一同探寻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中国舞蹈家协会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将于2014年8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主办“中国舞蹈节2014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
       为加强海峡两岸舞蹈艺术交流,增进两岸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创造更为宽松、融洽的艺术交流氛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怀与努力下,海峡两岸舞蹈交流活动自2009年1月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在台湾首次主办“2009两岸小小艺术家暨青少年舞蹈展演”,自此,两岸频频组团,进行双向互访,至今已分别在台湾、北京、青岛成功举办九次联谊交流活动。活动贯以“海峡两岸·共舞未来”为主题,强调“一对一”、“舞对舞”、“心对心”的深度交流。五年来,随着频繁地交流带来的对彼此更进一步的了解,两岸舞蹈艺术交流由浅入深,从小学进入大学,双方的交流触角从普通中学舞蹈普及教育领域延伸至专业院校舞蹈教育领域。在交流展演中汇聚了许多两岸青少年舞蹈艺术创作的精品,孩子们在交流中互相切磋技艺,彼此激发艺术灵感,在用舞蹈演绎思想情感中,共同分享中华文化。如2009年台湾内铺小学、乔智小学表演的《客家世界》《热天介暗哺》生动地展示了客家生活场景,使内地青少年感受到强烈的乡土文化气息;2010年大陆各高校带来的《大山支教》《南京·亮》《源》等作品都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青春活力;2011年台湾“吉赛尔舞蹈团”的师生们带来的《芬芳时节》《破天门》等都是在台湾屡次获奖的作品,且都饱含着中国古典舞的浓浓韵味;《破天门》表现了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豪迈气概,从演员身着的行头到舞蹈动作的一招一式,无不体现着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神韵。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舞蹈系表演的《海那边》则体现了“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之间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不可分割的手足情义,感人至深。2012年和2013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携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学生赴台,将舞蹈送进台湾社区,得到了台湾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可以说,这种两岸舞蹈交流展演之举,集中展示了两岸青少年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大大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增进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年情同手足,朝气蓬勃,共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本次交流展演活动被列为中国文联、文化部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在前三届“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与展演”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4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邀请了祖国大陆、宝岛台湾及香港、澳门地区的7所舞蹈院校的青年学子汇聚一堂,就舞蹈表演、舞蹈创编、教育理念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期由此推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舞蹈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用舞蹈耕耘和培育青年一代的精神文化家园。此次交流展演还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协助和支持,合作院校包括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香港演艺学院、澳门演艺学院。本次展演活动内容包括了一个以“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论坛、一场由7所院校经典节目组台的舞蹈展演、三堂舞蹈教学交流课,除此之外,主办方特地安排了一日文化采风之旅,希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师生在交流舞蹈艺术之余,能够共同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各自的心中深深地感受“我们”的含义。
       在北京最美的秋天,又迎来了一次相逢聚会,在这里,青年们将从彼此陌生走向相互熟悉,对舞蹈的理解从表层走向深入,对两岸文化的认识从想象走向直观。希望凭借这个青少年舞蹈艺术交流平台,推动各地舞蹈艺术和教育的发展,提高青少年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活跃青少年的舞蹈活动,增进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以舞交友,以舞结情,共同舞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少年美好的未来。